聯(lián)系人:李養(yǎng)坤
手 機:13963727872
電 話:13963715833
電 郵:sdzdsc@126.com
Q Q:1586247999
地 址: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開發(fā)區(qū)石雕藝術城
但最初在釋迦牟尼佛在世時,以及他去世后的相當長的一段時期(約五百余年)內(nèi),石雕佛像并沒有產(chǎn)生。當時的佛教徒們認為,佛陀是人天之師,他是大智大覺的圣人,各個方面都是最完美 無缺的,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怎可能同普通人一樣隨便塑造形相,有著“石雕佛像不可顯現(xiàn)”的傳統(tǒng)思想。在早期佛教藝術作品中,表現(xiàn)佛陀存在之時,佛教藝術家們 一般用佛的腳印,法座以及象征佛的智慧的菩提樹或者直接以空白來表示佛所存在的空間。
石雕佛像的出現(xiàn)與古希臘文化的影響,希臘雕塑技藝的傳入有著密切的關系。在當時古印度曾有位光照千古的人物——阿育王,歷史上他用非凡的武力滅掉了印度半島幾 十個國家,建立起強大的孔雀王朝,由于殺伐,紛爭太多,世人稱他“魔鬼阿育”。后來他幡然醒悟,痛悔不已,轉(zhuǎn)向大力宣揚佛教,治國治人心,成為悉達多?喬 達摩之后又一佛教領袖,他派遣了許多傳教師向世界各地傳播佛法,一些僧侶帶著東方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傳播來到了古希臘國家,這是一個當時有著“雕塑王國”之 稱的國家。古代希臘的藝術思想,古希臘人對人體美的崇尚,他們對人體深刻細致的觀察和表現(xiàn)能力以及他們精湛的雕塑技藝,創(chuàng)造出許多優(yōu)秀的雕塑杰作,其中舉 世聞名的“美神—米洛的維納斯”、“拉奧孔群組像”、以及“阿波羅”等。這些塑像至今在世界美術史上還輝煌燦爛,光耀古今。古希臘栩栩如生的雕塑作品深深 地影響著古印度的傳教藝術家和民間工匠們,他們認為僅僅以“空白”、“法座”、“蓮花”等來代表石雕佛像顯得太不夠了!他們吸取了希臘人對人體藝術的表現(xiàn)形 式,打破以往的傳統(tǒng)思想,直接以人物的形象來表現(xiàn)佛陀的容貌和身體。在相當一段時間里制作石雕佛像還并沒有得到普及,當然一個新的藝術思想普遍被人們所接受, 一般還得需要一定的時間,一個長期發(fā)展過程。
大約在公元一世紀前后,由于大乘佛教思想的形成,石雕佛像才慢慢地大量出現(xiàn),大乘佛教以“普渡眾生”為目標。他們認為:“佛陀的肉身雖然去世了,但他的法身卻 依然與世長存,而且無處不在,無所不能。只要在修行時設置佛陀的形象,一心觀想,憶念佛的偉大莊嚴,那么佛的法身就會永遠與你同在。”這一時期出現(xiàn)許多大 乘佛教經(jīng)典,經(jīng)中都極力贊頌造石雕佛像具有巨大的功德,可以得到無窮的福報等等。經(jīng)中有曰:昔佛在世時,跋耆國王名優(yōu)闐,來至佛所,頭面禮合掌白佛言:“世 尊,若佛滅后,其有眾生,作佛形象,當?shù)煤胃#?rdquo;佛告王曰:“若當有人,作佛形象,功德無量,不可稱計,世之所生,不墮惡道。天上人中,受??鞓?。”受大 乘佛教影響藝術家們深刻地意識到造石雕佛像和供奉石雕佛像會產(chǎn)生和積累很多功德,都是最好的修行。在石雕佛像前觀想佛的莊嚴以及佛教教義的深奧玄妙、進而進入禪思的境 界;能夠有利于自己的宗教修習實踐。于是當大乘佛教的興起后,一個建造和制作石雕佛像的熱潮也跟著出現(xiàn)。這時大乘佛教徒們開始大量制作佛經(jīng)里所講到的各種各樣 的佛、菩薩像,因此各種石雕佛像就很快在社會上流行傳播開來。
本文版權:正點石雕(http://www.pretaportermy.com)
版權所有。轉(zhuǎn)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